天河記事
友善好食
親近好食從小做起(一):秋冬樂活吃好雞

根據農委會統計,台灣平均一個人一年吃掉30公斤雞肉,將近是20隻雞,可說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然而,這幾年禽流感頻傳,讓許多人對這項經常食用的肉類,產生很多疑慮。

在「親近好食‧從小做起」講座中,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的羅玲玲教授、樂活畜牧場的楊奕呈老闆,與關心飲食的朋友直接對話,從學術研究與實際養殖面向,告訴大家如何挑好雞。

「吃雞是件快樂的事,尤其是吃好雞。」羅教授開心地與大家分享,並引用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:雞肉「甘,溫,無毒。」「補中益氣,甚益人,炙食尤美。」可見我們很早就有吃雞的記載,而且有益於健康。

羅教授進一步說明,雞肉大多數的脂肪都在皮上,去皮後就是很好的瘦肉。相較於牛豬,它的飽和脂肪含量較低,也就是低密度膽固醇(俗稱壞的膽固醇)含量少,大家可放心食用。

近來,越來越多人在討論食物里程,其實很多精緻穀類的食物里程都很高,尤其是加工食品製作過程所排放的碳含量,可能是一般新鮮食物的數十倍,遠大於新鮮食物最後被運送至各賣場的碳含量,亦即經過層層加工的素雞,在食物里程上會比一塊雞肉高得多。

羅教授也提出油品的例子,製作橄欖油、葵花子油等都需添加溶劑,才能將油萃取出來,只有雞油、豬油可直接從脂肪取出油,只要適量食用,就是很好的油脂。

|吃得好、住得好,自然長得好

很多人誤以為養雞是從雞蛋開始,其實養雞是個專業分工的行業,以樂活畜牧場來說,他們只負責買進一日齡的小雞,飼養到可以食用時,就會將雞隻送到專業屠宰場。所以說前端母雞孵育小雞、後端屠宰的部分,都各有專門業者負責。

我們常食用的雞肉可概分為:白色肉雞、有色肉雞(土雞)。除了羽色差異,飼養的週期、密度、環境也不相同。白色肉雞的飼養期為32~38日,常飼養在大型的室內畜牧場,屬於飼養密度較高的經濟型動物。土雞的飼養期至少在11週以上,有些品種還會超過17週,台灣土雞都採平飼,不會養在籠子裡。常見的品種有珍珠雞、紅羽仿土雞、蘆花雞、古早雞、台畜13號 (國寶雞)、鬥雞、閹雞、黑羽土雞、烏骨雞等。

想要飼養出好吃的雞,除了品種,飼料和環境也很重要。雞的成長過程分:雛期:0~4 週、生長期:5~8週、肥育琪:9週~上市。三個階段,營養需求各不相同,所以需調配不同飼料。飼料對於雞隻內臟的影響特別大,如果吃了劣質飼料,屠宰時,內臟常會散出難聞的氣味。

 飼養密度越高,疾病控管越難,想要減少用藥,就要注重環境管理,而且雞就像人一樣,雞肉纖維鬆軟或緊緻,取決於運動量,飼養密度低才能確保雞隻有充份的活動空間,動得多自然會比較結實,口感就會比較好。

 在樂活畜牧場,飼養密度是每坪六隻,除了室內場,還打造了溫室型的戶外場,讓雞隻有充份的活動空間。楊老闆堅持不投藥,將預防重點放在飼料上,他在園區內種植了具有抗發炎效果的香茅、艾草、蛇草藥作為飼料,同時和當地農民配合,因為不用藥的農糧作物會有大量NG品,他讓雞吃這些外觀不佳但很安全的地瓜或葉菜,雞養大了再和農民交換,建立彼此互惠的關係。

|現在的雞越長越快,有可能是使用了生長激素嗎?

楊老闆說明,生長激素是一種實驗級藥品,價格很高,用於經濟型動物並不划算,所以雞長得快和生長激素無關,主要是育種計劃,一代代挑選比較會長的雞隻來傳宗接代,才會得到現在這麼好的成長速度。

羅教授也回憶道,以前在就讀農專養雞時,需要十個星期才能養大一隻雞,現在只要五個星期就能養大一樣品種的雞。 

羅教授做了很多育種上的研究,他拿出資料解釋,現代肉雞的生長速度,是30年前的三倍,且有較高的肉量,需要的飼料量是以前的一半。這樣的改變是遺傳改進的貢獻,所以雞隻才能在生長速度、重量、飼料效率 (每增加一公斤肉所需的飼料)都有顯著成長。

綜合兩位專家的意見,大家挑選好雞,除了品種外,更要留意雞的生長環境,如果能清楚知道雞的來源,就能更掌握自己吃的品質。此外,雞肉是一種優質蛋白,它腐敗的速度很快,鮮度會影響口感和營養價值,所以屠宰後保鮮條件也很重要,選購時也要格外留意,才能吃到美味,也吃到健康。

天冷了,期待大家都能快快樂樂吃好雞。

 
全文同步刊載於萬海慈善基金會刊《停泊棧》NO.51「為公論壇」專欄:親近好食‧從小做起 秋冬樂活吃好雞​

TOP